周末的新街口人流如梭,6月7日的晚間的正洪街廣場更加有點不同尋常,古箏、笙、琵琶、排鼓……看著正在認真彩排走場的民樂演奏家們,市民和游客們停下了腳步。晚上19點,周邊高樓大廈霓虹閃爍,南京市文化藝術節預熱活動“遇見夜金陵”第三場“絲竹沁心,正洪有‘樂’”在喜慶的嗩吶與板胡表演中拉開序幕。
當晚的演出是南京民族樂團專場,在繁華的都市感受國樂風華,對市民和游客來說,又是一種獨特的體驗。嗩吶與板胡表演結束后,古箏獨奏《高山流水》樂音裊裊,引人遐思,隨后的吹口秀節目更是令現場觀眾大飽耳福和眼福,市民樂團青年演奏家于東波用巴烏、笛、排簫和塤分別吹奏,精湛的技藝贏得現場觀眾掌聲喝彩。琵琶、笙、二胡、柳琴、排鼓、大提琴陸續上演,精彩的演出吸引了越來越多觀眾,贊嘆聲不絕。
新街口有著“中華第一商圈”之稱,“遇見夜金陵”的第三場演出選址于正洪街廣場也是經過細致考慮,“零距離的演出不同于舞臺,能夠讓演奏家與觀眾互通共享音樂之美。”市演藝集團副總、南京民族樂團執行董事徐凱表示。此外,延長市民游客停留時間,促進更多夜間經濟消費,也是“遇見夜金陵”活動的主要目標,有了前兩場羲和廣場以及南京眼演出的鋪墊,不少市民看到“遇見夜金陵”舞臺便停下守候,等待欣賞演出。